盛夏时节,硕薯盈地。在黄河岸畔的博兴县乔庄镇,博华生态农业200亩订单式马铃薯种植基地迎来又一季的丰收。继去年成功试种后,今年的种植规模稳步扩大,金灿灿的马铃薯铺满田垄,满载的运输车辆整装待发,生动诠释着博华与夥伴“联融共赢”的蓬勃生机。
丰收现场,大型采收机高效运转,颗颗饱满、色泽金黄的优质马铃薯破土而出。经农民们熟练分拣装袋,一袋袋严格符合标准的马铃薯被迅速装车发往回购方,订单农业的核心优势在此充分彰显,有效规避市场风险,减少销售环节人工及时间成本,实现精准产销对接。该批次订单种植的马铃薯将用于雪花粉加工使用。
农作物的产量与土壤条件和气候条件息息相关,马铃薯是 “喜凉怕热” 的作物,所以,因地制宜选对时间,让马铃薯膨大期处于合适的温度才是高产的第一步。项目负责人介绍:“在总结去年经验基础上,我们优化了种植时间和种植方案,从选种、播种、催芽、追肥等方面都制定了详细的种植规划,提前部署了更科学的灌溉和水肥管理预案。面对并不占优的土壤条件,基地依托完善的水肥一体化技术,精准控盐、补水、追肥,确保了马铃薯在关键生长期获得充足的水分与养分。最终通过团队的共同努力,确保了马铃薯整体长势良好、品质稳定。”得益于科学管理,今年马铃薯平均亩产约5000斤,较去年首次试种平均增产25%,总产量创下新高,淀粉含量、还原糖含量等各项指标均达到预期。颗颗金黄的马铃薯,不仅铺满了田垄,也铺就了博华发展规模化种植模式的新路径。
此次200亩马铃薯的丰产丰收,为博华深化“技术赋能生产”注入了强劲信心。博华将以此次订单种植为契机,继续加强与夥伴的联融合作,积极探索更多高附加值作物的订单种植模式。同时,公司将持续优化种植结构,稳步推进经济作物规模化种植,进一步分析规模试种数据,建立规模培育模型,推动县域乃至黄河三角洲地区农业种植转型升级。
图文/博华生态农业新闻宣贯组 报道